原文原圖轉載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103.12.2 程皖瑄 〈沈浸在BL的歡娛與青春無敵〉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3928
如果說青春是最好的化妝品,
再拒劇團的《新社員》讓水源劇場觀眾一一回春再次回到青澀高中時。
劇情敘述一個高中校園,高二轉學生小安原本想加入古典音樂社團,
卻因為朋友小八誤讀網路公告,陰錯陽差之下,加入學校的搖滾音樂社,
而在全國熱音大賽前夕,社團炙手可熱的主唱卻意外退社了,
新社員小安只好硬著頭皮頂替主唱位置,友誼漸漸升溫的同時,
準備比賽的過程中,歷經爭吵、熬夜讀書、告白,
當然,這一切都被包裝在令所有腐女沸騰的氛圍中。
從漫畫跨界取材的舞台劇作品雖非劇場首見,
但以次文化BL主題的搖滾音樂劇的確是令人期待,且充滿話題。
網路世代的娛樂選擇多元,號召年輕觀眾進劇場越來越有挑戰,
當看戲已不再是娛樂市場主流,
《新社員》成功開發自己的觀眾群:腐女們,
行銷手法不論是主視覺、文宣、選角,美男子一字排開貫徹腐女風格,
與漫畫家合作,並且結合漫畫博覽會宣傳,粉絲頁不間斷的互動活動,
並設計人形看版、告白抽獎活動,每場演出搭配樂團樂手跨界演出,
足見突破重圍新行銷手法的創新思維,此次的團隊拿捏得當,並屢見創意。
漫畫的劇情容易陷入單一線性思考,劇情超展開,
卻缺乏層次或是人物內心的深刻刻劃,但編劇掌握青春漫畫的明快風格,
卻一點也不膚淺刻板,更用細膩、幽默的文字,編織高中校園酸甜苦辣,
更安排年長一代的教官與老師之間禁忌之戀,對照年輕一輩的青春無懼,
六年級的老師活在時代賦予的包袱之下,無法廝守終生,
教官終究選擇與異性結婚,一場回憶年輕猖狂練團的場景,
台上越是熱血無悔,卻令觀者不勝唏噓。
但犯規的是最後讓男男在屋頂翻雲覆雨,觀眾席出現尖叫可見觀眾的投入,
暗場之後再度燈亮,看見教官與老師靠著欄杆抽著菸,幽「事後菸」一默。
編劇簡莉穎不慍不火的文字提供豐富的人物刻劃、事件元素,
導演黃緣文則掌握風格節奏,場與場之間的轉換流暢,毫無冷場。
舞台設計也成功掌握漫畫喜劇風格,
將校園走廊、頂樓、操場一隅轉化成一塊塊景片,
漆以粉藍、橘紅等輕快的色系,刻意繪製平面的課桌椅、花圃,
甚至是一名帶著樂器趴在桌上睡覺的學生,頑皮地無厘頭開了2D世界一個玩笑。
而懸掛的投影幕則是別出心裁的設計成漫畫對畫框,
投影歌詞的同時,觀眾彷彿在看立體漫畫一般,
我期待可以將此對話框玩得更徹底,除了作為歌詞字幕之外,
也許可以加入漫畫對話常見的非文字圖像,例如驚嘆號「!」
或是表情符號,豐富這個漫畫元素。
選角適切賞心悅目亦是這次演出成功一大關鍵,
而腐女莉莉絲(張念慈飾)天真浪漫,扮演觀眾視角,恰如其分,
扮相帥氣逼人的小八(趙逸嵐飾)則點出BL不一定要兩個男生,
帥女生也可以扮演凡爾賽玫瑰中的安德烈,默默守候自己的奧斯卡,
一場以假亂真的屋頂告白情感真摯,誠懇感人。
奔跑是動漫常見的元素,劇中演員不時在舞台上盡情的奔跑,
有時還故意原地狂奔,特寫臉上恣意的面容,
對照莎妹劇團的《SMAP》,在奔跑間呈現出末日逝去的感嘆,
《新社員》則是無怨無悔的熱血。
莉莉絲在劇終前,看著身邊友人不懂珍惜幸福並且勇敢擁抱愛情,
給予一段熱情激昂的演說,博得觀眾滿堂彩,
漫畫給予無數讀者幸福快樂,
而現實生活這麼多人卻無法守候一個小小幸福!
彷彿也給予觀眾一記當頭棒喝。
舞台上的演員演繹虛構劇情,喚起大家的熱情,
而回到現實生活,是不是我們馬上會遺忘自己也曾懷抱夢想,青春無敵?
於是乎最後一場小安的獨白特別感人
「青春年少時,時間特別珍貴,過得特別慢,
一年對一個三歲的孩子來說,是他人生的三分之一,
但對一個三十歲的人來說,卻僅是三十分之一,
隨著年歲漸漸增長,我們逐漸變得日復一日重複一成不變的日子……」
這一段啓示錄,一不小心就會處理得過於說教,
重重提起又輕輕放下也顯得不夠深刻,
此次《新社員》的製作群以及演員們不斷拿捏同時平衡戲劇的輕鬆與嚴肅,
看得出彼此默契十足。
再拒劇團的《新社員》以暢快莞爾的語彙說了一個動人的故事,
打動觀眾的關鍵不只是掌握話題以及娛樂性,
而是所有BL漫畫背後告訴我們的真諦:純真的美好。
*******************************
話外音~~
阿介終於把劇評生出來了!
在此,鈴鈴又要許願了:我想看阿介小八BL!!!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願意讓出女主角的位置給阿介(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