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上周六去北藝大參加了一場研討會。

然後⋯然後⋯遇到老同學!!

沒錯!!是兩年前在《羅密歐與茱麗葉舞臺謀殺案》中飾演孟可修的演員張閔淳!

同時也是製作人俞文的大學同班同學。

 

11/2早上我與俞文一起到北藝大參與2013關渡戲劇深度論壇『歌、舞、劇戲劇與大眾性』,

學術界鮮少正面研究大眾性,能夠有這樣的機會與專家學者交流,十足開心。

日本立教大學細井尚子教授,以歷史觀點,鉅細靡遺剖析20世紀日本西化如何催生出寶塚及松竹劇團這般的少女歌劇,

一探松竹劇團的興衰史與寶塚劇團諸多獨門行銷策略。

寶塚劇團成功案例與日本近代歷史發展脈絡高度相關,

1872年新的教育法令頒布,產生新的『女學生文化』,寶塚成為女學生文化中流行話題,

當時有一說即是父母不願意女兒自由戀愛,『要自由戀愛,不如去寶塚吧』,

小林也清楚定義寶塚的觀眾是『少爺小姐的母親』,

寶塚音樂學校的成立也讓舞台上表演者從社會觀感較低的女演員一躍成為女學生,

同時體現『清、正、美』,眾多父母放心將掌上明珠送至劇團,

也讓劇團有源源不絕的表演人才。

 

這樣的經驗,在台灣的確無法複製。但寶塚成功的經驗仍是給我許多正面思考點。

 今年七月,參加表演戲劇聯盟主辦的藝術行政人才講座,

當時講者給予我的一個震撼彈是,今天與你競爭畫餅的不是其他劇團,

而是廣大的21世紀娛樂媒體產物,包括電影、電視、流行偶像歌手,

到底劇團要如何說服觀眾同樣兩個小時進劇場看舞台表演,

而不是去看聲光刺激滿滿得電影或着是演唱會呢?

有甚麼魔力是舞台劇表演特有的?讓人一看就會上癮的魅力?

有沒有觀眾是一看成主顧,或是一遭被蛇咬,十年怕草蛇呢?

 

我不覺得藝術性與娛樂性是壁壘分明的天平兩端,若是沒有觀眾,戲劇也失去價值,

小林一三憑藉『發行商品』、『宣傳、增加顧客』、『服務』脈絡下,催生出寶塚歌劇,

歌舞劇的技術不如百老匯第一線作品、以及日本的四季劇團,

但它的確製造出獨一無二的品牌價值,

細井教授分享日本有人對於看寶塚的感受是,若是想要得到療癒,就會去選擇看寶塚,

劇場有其撫慰人心的正面意義,既然現實充滿諸多限制,何不透過戲劇歌頌浪漫吧!

寶塚世界裡,王子與公主永遠幸福快樂,羽毛、鑽石、輕快的舞蹈是必需的糧食,

我想到下妻物語中的龍崎桃子,帶到學校的午餐盒裡盡是滿滿的甜食,

旁人覺得不切實際,但她看來,能夠活的浪漫就是她生存之道。可愛、浪漫一生,有何不可?

 

一開始創作過程中會不斷自我質疑,往往不是問自己這個故事有趣嗎?

反而是觀眾會喜歡嗎?會接受嗎?

在這次的深度論壇,寶塚劇團的導演草野旦先生的經驗分享『要感動觀眾之前,要先感動自己』。

其實這樣也有風險,若是我喜歡的,不是觀眾喜歡的呢?

也許是多想了吧,我也是一介平民,大家喜歡的東西我不一定喜歡,

但我喜歡的東西,也非驚世駭俗之物。

我喜歡單純、愉悅、幸福輕快的感覺!

在創作『Amour--戀愛物語!!』過程中,我的確心情愉悅,

排練場充滿歡笑,這份心情跟感動到實際演出時,觀眾神奇的接收了。

我曾詢問各方友人,角色是不是太平面?故事太不合理?劇情太空洞單一?

我:『你不覺得朱利安太呆,大費周章開店只為了等初戀對象很不切實際嗎?』

友人:『很深情呀,深情到不可思議,因為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這樣的人呀』

後來得到一個心得:當我們沉浸並憧憬一齣戲創造出的虛擬世界時,

一切的不合理,竟都變得義無反顧的合情合理,

我們都知道公主跟王子最後會幸福快樂,這樣的期待,

到了劇終時被滿足,就好像小時候喜歡一本故事書,

明明知道結局,卻要大人不斷讀著,享受愉快的感覺。

 

常常有人感嘆作劇團遇到先天失調後天不良的諸多限制,

但我相信在別的時代、別的國家作劇場,

一定也充滿諸多挑戰跟限制,現在這個時局是最壞也是最好的時代,充滿不確定的未來,

鳥組人必須往前飛這件事是確切無疑的。

 

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六點,一整天的論壇,體力消耗不少,但精神卻很飽滿。

期許鳥組人能更精進,繼續創造出帶給大家正面能量的作品。

 

鳥組人演劇團 藝術總監 程皖瑄 2013/11/4

arrow
arrow

    wingtrou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